LiFi产业化起步
通过在LED灯植入芯片,LED灯摇身一变成为无线热点,一种另类“WiFi”——它还具有WiFi所不具备的超高速率、安全通信、精准定位等特点。
相对于WiFi,LiFi灯目前已可以达到1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且可见光不能穿越墙壁,家庭上网将变得更加安全,在精确定位领域,LiFi也展示出了优势。支持者认为,LiFi技术具有替代WiFi的基础。不过也有人认为,LiFi的替代效应虽然存在,不过将可见光作为通信载体还有一定局限性,未来,LiFi可能会与WiFi互补共存,应用于智慧城市。
科技部于2013年上半年启动了中国第一个可见光通信相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也有北京市中青创业等企业筹备50亿元规模的“可见光通信产业基金”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网络、LiFi室内网络、景点讲解网络、移动支付网络、室内可见光精确定位、媒体广告网络6项产业化项目研发。广东省政府对LiFi的产学研转化就非常重视,依托本地LED产业优势,拟设置重大科技专项,每年投入1.5亿元推进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对于LED厂商而言,将传统LED灯拓展成网络入口,不用太费力但有潜在巨大的市场机遇,LED厂商因此表现了热情。然而,实现LiFi产业化的另一半还需要终端厂商、芯片厂商配合。
在我国,隧道、矿井等信号“盲区”成为LiFi产业化的突破口。目前,LiFi技术还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推广商用。日本是开展可见光通信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应用领域主要也是室内定位,包括协助视觉障碍人群的室内导航、进行超市人流统计以及精确位置测量等,其定位效果已达到1毫米的“零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