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一版报道我所签约世界最大口径望远镜的情况
2015年2月6日下午,我所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签订“FAST工程反射面单元设计与制造项目”合同。《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均在2月7日一版位置进行了报道,内容如下:
54所与国家天文台签订1.4亿余元合同
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主件河北造
《河北日报》(2015年2月7日) 01版

本报2月6日讯(通讯员庄芳 记者郭伟)今天下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签订“FAST工程反射面单元设计与制造项目”合同。这是继承担“FAST工程馈源舱”研制任务后,54所再次中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工程。这标志着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最主要的两个部分“反射面”和“馈源舱”将全部由河北研发制造。
FAST是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利用位于贵州省黔南自治州平塘县一处天然喀斯特洼地建设,其500米的口径居世界之首。与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专家认为,FAST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据介绍,FAST项目具有三大自主技术创新:一是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天然地貌建设巨型望远镜;二是采用主动反射面技术,整个反射面由四千多块可运动的等边球面三角形叶片组成;第三项创新是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技术,实现毫米级的动态定位精度。这其中的多项自主技术创新均由54所担纲完成。FAST建成后,将用于重现宇宙早期图像,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等。FAST可将人类的深空探测能力延伸至太阳系外缘行星,颇受关注的是,FAST还将参与对地外文明搜寻。
54所相关负责人介绍,FAST项目反射面单元总数量为4450个,单元种类近400种,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构件数量上百万件。在这一极为复杂的“超级工程”中,高精度铝合金网架构件及面板单元制造,以及反射面单元现场拼装精度控制等将成为难点。54所将利用特有专利技术迎接这一工程挑战。
54所此次签订的FAST反射面合同金额为1.439亿元,是FAST工程中单项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根据规划,FAST总体工程有望于2016年验收。
中国电科第五十四研究所揽下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亿元项目”——
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签约河北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 2015年2月7日

本报讯(记者王立鹏)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能有多大?答案是500米,其面积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而这台望远镜的反射面板和重要部件将由河北来制造。2月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反射面单元设计与制造项目合同签订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与中国电科第五十四研究所所长涂天杰共同签订了该合同,合同金额1.439亿元。
据了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国家9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概算总投资7亿余元,利用我国贵州南部的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在直径为600米的圆周均布6个支撑塔,采用六根支撑索将馈源舱悬吊于空中,通过改变索的长度,拖动馈源舱在百米尺度空间内运动,并将馈源实时定位于毫米级的瞬时焦点,实现对天体的高精度指向跟踪观测,其中多项自主技术创新由五十四所担纲完成。2013年12月31日,FAST主体圈梁合龙,预计2016年建成。其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未来20至3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签约项目中的反射面单元是主动反射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构件数量上百万件。此前,该所还承担了FAST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馈源舱及舱停靠平台项目。“FAST工程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00米射电望远镜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工程中用到了很多前沿技术。能够深度参与FAST工程的建设,我们既感到骄傲,也感到责任和压力。”涂天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