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第七、第八组网卫星发射成功:54所多套设备为卫星保驾护航
3月30日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经轨控和相位捕获后,进入工作轨道。后续将进行集成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6颗北斗三号卫星进行组网运行。按照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北斗三号双星研制的过程中,54所的有效载荷地检系统是为中科院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有效载荷研制的专用测试设备,在卫星研制的各个阶段为有效载荷的联调、测试提供星地一体化的测试验证环境,为有效载荷在各个研制阶段的功能和性能指标验证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有效载核研制完成后,卫星进入整星集成阶段。此时,54所的星地对接系统将代表地面运控系统与卫星进行星地对接。不仅要验证卫星和地面运控系统的信号与信息接口的匹配性,还要对卫星的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等重要指标进行检核。只有试验结果合格,卫星才能作为整星出厂。
卫星入轨后,54所的在轨测试系统就要发挥重要作用。这套系统是为完成北斗三号卫星有效载荷在轨测试任务而研制的专用测试系统,北斗三号卫星在轨运行初期,测试人员主要通过这套系统对有效载核的在轨技术状态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其测试结果将为卫星验收交付及组网运行提供主要依据。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主控站全部13米和9米天线等研制和生产任务也是54所承担的。54所在北斗导航天线设备的研制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设备的研制,掌握了导航天线多频段馈源设计、天线抗干扰、时延稳定、天线相位中心稳定与精密归算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成熟的产品,积累了丰富的设备研制经验,为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此外, 54所研制的安控设备也参加了本次任务。在火箭和导弹发射飞行试验过程中,它是确保飞行安全的关键设备。这套控设备自2007年交付用户以来,已经成功执行了数不清的发射任务。目前,54所正在研制新一代的安控设备,以取代目前在用的设备,相比老一代产品,新一代设备将更加先进、更安全可靠、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据悉,北斗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率先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有望成为继高铁后,中国又一张“走出去”的“国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