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路上 | 扬帆起航迎风上,一如既往向前冲
疫情期间,54所电子战专业部技术人员一方面做好自身防控,另一方面全身心投入到紧张又繁忙的工作中,有对信号进行分析仿真的,有和总师讨论方案改进的,有在联试现场编写信号产生代码的,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大家激情满满,不惧难关,一如既往地冲在科技创新路的前沿。
女中自有豪杰在
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某型研课题所有嵌入式程序需要进行优化升级。高新平接到任务后加班加点对课题的所有数字分机进行程序升级和测试。
高新平的孩子尚小,需要人照看。但是面对紧张的工作,她主动将中午吃饭的时间压缩到十分钟,午休时间几乎全部被她用来进行测试。晚上的“黄金时间”更不消说,她经常加班到很晚才急匆匆地赶回家照顾孩子。
在近两个月的程序优化测试中,高新平没有在家陪孩子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不巧的是,在此期间,孩子生病住院,为了不影响课题进度,在医院照顾孩子的重任只能托付给孩子爸爸和家里老人,而她自己,只能加班结束后带着愧疚的心情前往医院看一下孩子。
就这样,凭着不懈的努力,她最终顺利完成优化测试任务,为课题下一阶段试验提供了重要保障。
像高新平这样的“军工玫瑰”,在54所有很多。作为组内的年轻骨干,刘晓冬是一个不怕吃苦不怕累的女生。在西区外场冒着大雪调试一天,鞋已经湿透了,虽然很冷,但她只是开玩笑说“真气人,早上刚刷的”。军工事业让她们更加坚强。
某功能首次应用于新机箱和新板卡中,为了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她反复进行测试,发现在多次开机测试时存在小概率异常风险。此时正值婚期,她并没有放过这个潜在的风险隐患,为了不拖组内其他成员的后腿,她主动放弃了年假,匆匆在家办完婚礼仅仅4天便返回了工作岗位,与同事一起查找问题,反复验证各种解决方法。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最终定位了故障并针对该问题形成通用解决方案,保证了课题的顺利验收。
细节的实质是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权安是一个对工作有高度责任心的人,这来自周围同事的一致“认证”。在某课题验收的关键阶段,经过反复测试,他发现某型设备存在小概率开机状态异常的现象。
为了交付可靠的装备,他与相关设计人员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反复进行测试,分析定位问题。经常饭凉了,他才在电脑编译程序的“空当儿”吃上两口,又投入到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层层分析,他最终确定了解决方案,并争分夺秒地去外场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测试。一直忙碌到深夜,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装备车上几十台设备嵌入式软件的更新和测试工作,不仅保障了课题的顺利验收和交付,而且为后续类似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一套可靠的实现方案。
谢春磊对解调原理和算法设计深有研究,杨伟经常埋头于调试线上钻研算法的改进,韩腾飞、张鹏整天穿梭在工位和联试地点,经常背着笔记本出门去联试,晚上八、九点钟回来后还要整理当天的测试数据,记录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新工作思路,事半功倍
某工程为用户重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年前该项目完成研制任务,年后转到生产部署上来的时候,正好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
该项目涉及到的任务地点较多,遍布全国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室领导张业、谷双春,项目负责人张立达、张跟全等同志,根据疫情做出统一部署,制定疫情背景下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与应对方案。
针对疫情期间减少出差的特点,项目组集中力量优化改进当前系统的安装部署方式,做到按需部署、灵活配置。由于系统部署节点多、调试任务重,而且每一个部署地点存在着不一样的实际需求与客观情况,安装的时候,既要考虑各个地方的“共性”,还要考虑到每一个部署点的“个性”。
经过集体商议,团队创新工作思路,决定通过提高系统配置的灵活性来解决这一问题。
项目组克服软件编写方面的困难,做出了灵活配置的方案。该方案可以根据各个阵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组件式的部署与安装。既考虑了“共性”,也兼顾到了“个性”。
在这一过程中,团队的李聪、邢文昊等同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克服了件编写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疫情期间,创新工作思路,反而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做法深深影响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54所员工一丝不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看到了兢兢业业和鞠躬尽瘁的工作态度。疫情阻挡不了他们工作的热情和脚步。他们身上具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正能量,具有迎难而上,勇攀科技高峰的钻研精神。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却又做着不平凡的事。
通讯员:李丹阳、邓亭强
执行主编/龚敏康 责编/庄芳 校对/李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