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 | 以党员攻关团队,带动重点任务攻关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论证非常关键的一年。为促进改革发展党建一体化推进,实现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有效推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54所电子战专业部党总支组织建立8支党员攻关团队,示范带动重点任务的攻关工作。
党员攻关团队以项目为载体,涉及科研生产、技术创新、民品发展等多个方面。党总支对攻关团队明确了攻关目标和时间节点。
在党员攻关团队成立之时,党总支就明确了成立党员攻关团队的“初心——
各攻关团队要紧紧围绕专业部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和落实好“党员攻关”任务;
各党支部、研究室要精心组织,深入发动广大党员贡献智慧力量,创先争优;
每个党员攻关团队都要制定方案、计划、措施及攻关目标等;
要充分发挥支部党员和技术骨干的引领作用,攻坚克难,切实提升工作效率,推进重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据悉,党员攻关团队的组建,是电子战专业部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54所党委“改革发展党建一体化推进”党建要求的重要举措,希望各攻关团队着力于重点和难点工作,实现“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特色”,从而促进专业部年度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切实推动专业部可持续发展,并以此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为保障某重大活动,今年初刚中标的某项目必须在5月份参加软件进场联调,6月份具备用户试用条件。留给项目研制生产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
该项目原研制计划为2年,系统含4种站型近320台套设备。
计划变更,无论是系统设计还是设备研制工作,均是巨大挑战。项目组成员倍感压力巨大。

时间紧,任务重。面对项目需求的重大变化,电子战专业部第一党支部业务一室党小组在困难面前不曾犹豫,火速组建项目组,成立党员攻关团队。
项目组总师刘永辉同志带领团队成员仔细梳理每一条技术要求、每一个功能指标;在盘清专业部的产品、技术储备基础上,组织功放、设备、天线等专家不断论证,多次迭代,力求方案最优,并实现降本增效。
志士惜日短,勇者常为新。
3个月的时间,近320台套设备必须具备用户试用条件。这对硬件设备研制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挑战。陈军磊、肖建彬、魏利郝、郑国宏等同志明确分工,一方面梳理设备需求、结构布局;一方面克服疫情影响,明确配套设备采购要求。
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进行周全考虑,才能保证设备研制不出差错,这一理念贯穿他们工作的始终。
加班对他们来说或许已成为习惯,因为他们知道,时间虽是有限的,但也是可以争取的!
硬件急,软件更急。13个席位在3个月内需要完成从无到有、从能用到实用以及用户试用。完美的设计需要时间打磨,但是项目组的时间却无比紧迫。
如果能停住时间该多好,但光阴却不解人情,走的太匆匆。项目组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温建周同志逐项梳理需求、细化功能,虚心求教、仔细整理,逐步完善设计文档。多少个夜已深,人却未还家!
在外协设备方面,从统型设备选型到方案设计都需要深入沟通才能完成。由于疫情影响,人员无法往来,材料无法交互,苗利军、赵云两位同志只能通过电话、微信、传真等多方协调、确认。据不完全统计,为保证沟通的效果和质量,他们一度每10分钟需与外协单位交互一次。战疫情、促项目,他们通过高效的沟通,让外协工作落实得井井有条。
无情的疫情虽能阻隔交通,却不能阻挡项目组迎难而上的前行脚步。系统详细设计已经完成,外协厂家已经落实,外购器材已经下单……项目的各项工作在党员攻关团队及项目组每一名成员的担当、奉献中有序推进。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用行动彰显攻坚克难的决心!
在路上,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又出发,他们团结协作,共经风雨。
脚踏实地,只争朝夕;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通讯员:杨彦红
执行主编/龚敏康 责编/庄芳 校对/李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