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华 · 赋新声|从学生到码农,她经历了这样的转变……
时间:2020-07-10来源:五十四研究所作者:五十四研究所字号:大中小打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新生力量的注入,总会搅起一池春水,带来勃勃生机。
这些年,54所陆续引进了很多人才。他们在54所的大舞台上,从忐忑的适应到如鱼得水再到取得佳绩,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蜕变。
一腔热血谱新曲,奋斗趁年华。“趁年华 · 赋新声”这个栏目,将走进这些入所不久、正在适应或已经适应的他们,听他们讲述成长的故事,分享所得所悟,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平台。
有故事的青年们,热烈欢迎你们踊跃投稿!
从稚嫩的学生到职场“码农”
从单身少女到一名母亲
角色的转换总是充满难以言说的艰辛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卫通专业部刘玥霄,为您讲述职场之路上经历的转变……

大家好,我叫刘玥霄,目前在八室运维管控组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工作,俗称“码农”。入职以后的道路上,我遇到了数次角色的转换,面临过挑战也有过收获。
我出生在一个县里的普通家庭,接受传统的教育长大。2013年8月,我研究生毕业,带着“终于脱离校园,实现经济独立,人生得以自由”的庆幸,来到54所,成为了一名“码农”。工作后我很快发现,从松散的大学生活直接过渡到“码农”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顺畅——虽然在研究生期间已经习惯了熬夜,却不知道和工作后熬夜编代码的差距这么大。由于软件工作性质,4+1是常态(周一到周四晚上加班,周六加一天),“7-11”(每周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或通宵也不是传说,法定假期更不可能全休。入职初期,我对这样的工作节奏很不适应,多少个深夜我辗转反侧,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忙?这种困惑、否定、迷茫的心情几乎要将我吞没,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看到一句话——“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从感悟这句话的这一刻起,我才真正适应了我的工作。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有的加班多、有的出差多、有的需要协调各方、有的需要搞定机器,没有哪种工作是容易的,倘若换一个全新的岗位,就能保证没有烦心的事情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岁月静好的甜蜜与幸福是夹杂在生活的苦涩与辛酸之中的。既然决定做下去,就要认真对待,这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一旦放下心中的愤怒,把注意力放到如何顺利完成手头的工作上,时间就不再难熬了,我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这也许就是成长。
艰难地度过了入职的适应期,之后的一切都顺其自然: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我的人生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我在工作岗位上的成长,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多样。
有一次项目节点验收,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都是不停的找bug、改bug、测试,以至于有一天,大家都处在一种极限的状态,效率已经不高,一种消极气氛在房间中蔓延。
这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领导适时打断了我们的工作,让大家休息一下,还给大家订了点宵夜。我们就在工作场地中聊起了天,开开玩笑。也许是之前压抑太久的缘故吧,气氛变得非常活跃。休息了短短20分钟,大家的精神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再回归工作后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那一天,虽没发生什么大事,但当时大家的情绪、工作气氛的转变,以及领导灵活的管理技巧,这些都令我印象很深。这段经历就像平淡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吧。
当了母亲后,宝宝全方面的依赖让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也占据了我很多精力;与此同时,单位发展势头强劲,工作强度只增不减。在哺乳期的时候,我去北京出过两次差。
一次,早上五点多爬起来赶最早的火车,晚上赶在孩子睡觉前回家。为了确保孩子有奶吃,一整天下来,不停地在跑,只觉得自己的骨头都散架了。
另一次,有一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用户需求也不太明确。我去北京和用户进行了详细沟通,确认了最终需求,使得后续工作能顺利开展。等忙完事,发现当天刚好赶上节假日,已经买不到返程票了。没办法,赶不回去就只能当即决定让孩子断奶。这一晚,我心急如焚。心痛万分,哭湿了枕巾,难以入眠。回去后,孩子倒没什么事,我却得乳腺炎发烧病倒了。
孩子嗷嗷待哺,事业又刚刚起步,我的人生从未经历过如此艰难的阶段,但事业和家庭我哪一边也不愿放手。面对生活的挑战,我不想认怂,拼尽全力也要战胜它,我会努力扛起家庭和事业两边的责任。我坚信,母亲和军工人两个角色,我一定都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