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贫攻坚中彰显央企担当 | 精准扶贫 · 综述

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直接体现,五十四所连续开展扶贫工作近10年来,牢记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积极投身定点扶贫工作,使对口帮扶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不断美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日益加强,村民精神风貌与物质收入大为改观,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 ■强化担当 坚持思想引领治“穷病”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五十四所党委围绕脱贫攻坚大局,选派精兵强将驻村扶贫,而对口帮扶村均为远近闻名的“穷村”,如2016年以来,帮扶的隆化县步古沟镇上城子村和小台营村都是该县的贫困村,其中上城子村是步古沟镇唯一的深度贫困村,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帮扶工作难度很大。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开对“药方”,对症下药,才能治好“穷病”。驻村扶贫工作组坚持按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坚持依靠群众、依托村两委开展工作的原则,紧紧围绕全村脱贫的目标,首先和镇分管负责人及村干部进行对接,掌握贫困村基本村情村貌,做到心中有数,再以“精准识别”为切入点,逐户走访,为包保贫困户问诊把脉,找出致贫症结,并同村两委干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每个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每户的帮扶措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扶贫须先“扶志”。工作组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集中学习、上党课、发放材料等形式,组织在村党员干部学习扶贫政策,并将各项惠农政策文件印发后,送至村两委以及贫困户手中。同时,工作组利用座谈会、工作例会等机会加强村干部之间的交流沟通,使村干部统一思想,将主要精力聚焦在脱贫攻坚上。 实现精准扶贫,还必须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工作组在梳理研究帮扶政策的同时,结合对口帮扶村的实际,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建立工作机制。2018年5月,上城子村作为村两委换届的试点村,工作组积极协助镇党委、镇政府,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同时,驻村工作组根据市、县组织部安排,在镇党委指导下,多次找有能力的党员谈话,寻找致富带头人,激励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顺,百事兴。驻村工作组就像五十四所人科研攻关一样,做深做细思想引领工作,真正使脱贫攻坚深入人心、赢得认同、收到实效。 ■精准发力 帮扶产业发展拔“穷根”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五十四所党委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共识:贫困户要脱贫致富,发展扶贫产业是当务之急,并提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自力更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在千秋”、“发展特色产业,自己造血”的扶贫攻坚总方针,为后期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针对帮扶村缺乏脱贫致富产业的问题,该所组织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商议确定了产业发展类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引进投资约280万元,帮助引进投资大型养牛场项目约1000万元,为帮扶村走上小康之路奠定了基础。2012年以来,在深泽县西北马村投入资金3万元,帮扶建设大棚蔬菜基地;在阜平县谷家庄村共投资105万元,建成两个肉鸡养殖基地,种植药材96亩并成立药材种植合作社,建设菌类种植大棚,带动超过20户贫困户增收;在饶阳县北空城村投入帮扶资金3万元,组织动员6户家庭进行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及错季葡萄,使这6户家庭当年实现脱贫,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了其他家庭进行大棚种植。 多方争取支持,寻求贫困村脱贫门路。针对帮扶村支持村内发展产业的资金不足等问题,驻村工作组协助上城子村办理“政银企户保”贷款200多万元,与村两委一起引进1000头肉牛的现代化养牛场项目,多次与镇和县有关领导到现场调研考察,帮着出谋划策,并协调电力、环保、国土、金融、税务等部门到现场处理遇到的问题。依托该养牛场成立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承租了贫困户100多亩土地,并在多个方面带动将近上百个贫困户增收。上城子村还采用五十四所5.4万元帮扶资金补贴方式,开展了小杂粮连片种植示范、柞木黑木耳种植等项目,带动超过30户贫困户增收,夏季油葵的种植区域已成为村内主干路一道靓丽的风景。 ■爱心助困 促进乡村建设摘“穷帽” 脱贫攻坚是一场捍卫初心的战役。五十四所党委组织开展了“心系山村、爱心捐赠”等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近年来,全所职工共捐款15万余元,为村里的贫困户送上扶贫资金及生活物资。而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工作队,则是从教育、医疗、文化、村容村貌、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与所联动开展各项扶贫活动,加快补齐短板,受到乡亲们的普遍赞誉。 整治村容村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在各个对口扶贫村,驻村工作组均协调开展了村街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危房改造、路灯照明、厕所改造等民生工程,使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观。上城子村的看场沟门,被一条山沟将村子与外界隔开。五十四所投入专项资金25万元,协调相关部门投资120万元,协助村两委申请了2600米的村内道路硬化,对村边道路进行加宽修建,2018年建成看场沟门大桥,解决了105户415人的出行安全。 倡导文明新风,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五十四所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为阜平县谷家庄村小学整修操场、内外粉刷、购置桌椅、绿化校园等,建设了农家书屋并配套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还安装了健身器材;为上城子村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和60平方米的卫生室,向该村小学捐赠了大量图书、学习用品,以及滑梯、转椅等儿童游乐设施;组织扶贫单位与小台营村贫困户一对一入户帮扶慰问及帮扶建设学校文体设施,共捐款捐物近30000元,五十四所还派出职工医院义诊队伍,送医、送药、送健康到村民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