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十三五·重大工程|54所为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研制“大脑”
致敬辉煌“十三五”,喜迎建党一百年。与新中国同心同行、血脉相连的54所,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新回顾和总结“十三五”期间的成果和成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迎接建党一百年,传承我所爱国爱党的光荣传统,激励全体员工上下同心,昂扬奋进,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奋勇拼搏。 大国重器,与国同心。记忆2015,回忆“十三五”开年的光辉成果。

2015年12月17日,我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升天;12月24日,54所研制的任务运行系统正式开始工作,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数据。 任务运行系统是“悟空”执行科学任务的综合运行与管理中心,形象地说,它就像卫星的“大脑”:这套系统,会将科学家提出的任务要求转换成卫星能识别的指令,告诉“悟空”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它能对“悟空”传输下来的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分析,为科学家提供海量数据的同时,有效监视“悟空”的工作状态,监视其卫星载荷的各项参数,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为“悟空”量身定制可行的科学运行计划。 当年,“悟空”成功进入轨道后,其官方微博写道:“谢谢所有辛苦工作的人类给我一个漂亮的起点!所有的猜想都会由探索给出答案。”“悟空”面朝太空,对全天球进行扫描,探测暗物质存在的方位。据说它是世界上迄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通过对它全天区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将有助于科学家确定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或者最集中的区域,从而实现对重点区域进行定向观测。 据科学家估算,宇宙中包含5%的普通物质,剩下的95%则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虽然暗物质被很多科学家利用现有的理论和数据证明存在,但是却从来没被观测到过,因为它不同于我们自身以及所有我们已知的东西,它不发光,不发电磁波,也不参与任何电磁相互作用,是宇宙间最为神秘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