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贫苦有人问,千里省城有远亲|回头看•54所驻村帮扶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再来回看54所的驻村帮扶之路,听一听上城子村驻村帮扶干部尚伟,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一次驻村帮扶质量的“回头看”故事。
我叫尚伟, 是54所质量管理部的一员,也是“精准扶贫”上城子村第一任帮扶工作的亲历者。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
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回想以往,时间回到2016年初,中央的1号文件再次聚焦农村,“精准扶贫”的理念不
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是党向人民的庄严承诺。54所一直以来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企业发展
与履行社会责任高度统一起来,并将脱贫攻坚作为自身一份应有的担当。
2016年2月,经组织推荐,我被选派到了燕山北麓的上城子村(河北省深度贫困村),作为“精准扶贫”的第一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从小在城市长大
的我,很少接触农民和农村的生活,诸多的不适应可想而知,再加上深度贫困村的条件让人始料未及,一时不知如何入手开展工作。不过在54所这十多年
的工作经历让我的“环境适应性”增强了不少。走访调研农户、制定脱贫规划、跑办扶贫项目、申请资金支持、监督项目落实、建强基层党组织等,这些不
正是我们在科研工作中所做的需求调研、编制研制计划、汇报演示、项目预算申请、计划管控、组织机构保障嘛!履行驻村扶贫责任,在帮扶方式中
各 种创新尝试,追求扶贫成效的精准与卓越,让当地老百姓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这也正是电科人秉承的“责任、创新、卓越、共享”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一年多的帮扶任务早已顺利完成,继任的书记也已接续进驻,而我也接受了组织交给我的新任务,在新的岗位上履职尽责。2020年我又参与了驻村帮扶的
回访工作,在重访故友、乡亲的同时,也有幸亲眼见证了“十三五”以来精准扶贫给山村带来的悄然变化:昔日垃圾满地、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成了平整宽
阔、童叟乐享的广场;昔日臭气熏天、杂物堵塞的河沟,如今已变成了沟渠分明、河坝矗立的河道;移民搬迁、发展村集体经济、光伏发电、产业带
动……这些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

2016年砬子沟移民搬迁前的典型住房

2020年砬子沟移民搬迁后的住宅情况







姜家湾清理河道和杂物后建成的广场

看场沟门进村过河桥建成前逢雨断路情况
看场沟门进村过河桥建成后情况

看场沟门空地修建广场后的情况

村中街道拓宽前两侧垃圾及猪圈情况
村中街道拓宽后安装路灯建起长城墙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