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成功!网络通信研究院有力保障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平安凯旋
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 、汤洪波身体状态一切良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通信测控系统遍布国内外,在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着陆搜索救援段发挥重要的通信和测控作用,为航天员的人身安全和返回舱安全运行、测量控制,为航天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天地双向沟通,提供坚实的保障。

▲网络通信研究院技术人员参与保障
统一测控系统:精确定轨、快速捕获目标
统一测控设备在返回舱返回过程中,发挥指引返回舱的着陆方向、为着陆场设备提供目标的引导数据、为准确定位着陆位置提供精确数据的作用。可通过遥测、数传实时监视返回舱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航天员的生理参数。在返回的过程中,通过话音功能可以和航天员保持语音通信,为返回过程提供辅助监视手段。
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首套车载机动测控设备,是东风着陆场主用测控设备,承担着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段和着陆的测控任务。同时具有快速收展、快速机动能力,多种测控体制,满足绝大多数中低轨卫星测控需求,完成地面人员与航天员之间的话音、图像等信息传输功能。本设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体制,具有时延小、相位稳定的特点,可以保证返回舱出黑障后快速捕获目标,为快速搜寻到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卫星通信系统:“上新”!保障着陆场通信稳定可靠
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卫星通信系统为各中心、测控站提供可靠的传输手段,完成指挥信息、测控数据和各类图像传输任务,为载人航天系统智慧决策提供支持。

▲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指挥机通信设备拍摄的图像 来自央视新闻
为了保障着陆场通信系统稳定可靠,网络通信研究院新研制了卫通便携站。本次返回舱着陆任务,是便携站的正式“首秀”。其实在神舟十二号发射段,便携站已参加任务演练,系统功能性能良好。此外,网络通信研究院还装备了直升机卫通站、动中通车载站等。

▲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卫通便携站

▲网络通信研究院技术人员调试搜救直升机上的卫通站
天地通监控中心系统:音画在线,让航天员与地面面对面
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天地通监控中心系统,实现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实时图像交互,航天员在返回舱内的身体状况和姿态,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专家可以通过视频对其进行指导。在天与地之间架起一座完整、清晰、流畅的宽带通信大桥;中继卫星太空高悬,通过地面测控站,在天与地之间打造了一条宽带、高效、可靠的通信传输天路。

▲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便携站参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分队搜救演练 图片来自大漠问天公众号
为保障航天员平安着陆,网络通信研究院高度重视,8月中旬就派出刘凤彪、米玺佐、潘科磊、聂东方等技术人员,驻东风着陆场参加通信演练任务,以最佳状态迎接此次神舟十二号凯旋;金松坡、李志骞、邢卫国、李源泉、李旭东、赵亚松等技术人员也分赴到各测控站点及中心进行现场保障,助力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成功着陆。